坦桑尼亞塞倫蓋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動物活動遷徙地
【中企思大項目組在非洲考察】
為了實現新的突破,走出當前困境,以內蒙古博源控股集團為主的中企思大項目考察團,昨天經過18個小時的飛行,抵達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到達后,代表團沒有休息,立刻開始與坦桑尼亞國家公司展開會談,就純堿開發、投資政策、合作方式進行了深入探討。
8月15日上午,博源集團代表在達市與純堿項目負責企業、坦桑尼亞國家發展公司(NDC)進行會談,NDC公司常務董事MlingiE.Mkucha,重工業部主任RamsonMwilangali,化工部部長Eng.AbdallahS.Mandwanga等8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談。
中企思翻譯李瑤和博源控股集團項目考察組在達累斯薩拉姆
坦桑尼亞國家發展公司(NDC)介紹說,坦桑尼亞將成為非洲最大的純堿生產商,產地就在阿魯沙地區的恩加魯卡盆地。
蘇打灰,化學名稱為碳酸鈉,用于棉布和其他纖維素纖維等紡織工業的印染,如亞麻,粘膠,天絲或麻,增加pH值(堿度)的反應。
在Engaruka盆地新的純堿項目將有一百萬立方米的年生產能力。這個項目,加上正在進行的Natron湖項目,將增加坦桑尼亞的純堿生產能力約150萬立方米,超過了肯尼亞的能力。
會談現場
按計劃中企思大項目組還將赴純堿產地阿魯沙地區的恩加魯卡盆地考察,拜會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呂友清等。中企思翻譯室負責人李瑤負責談判的翻譯工作。
另據消息,中企思大項目組第二路人馬,山東寶源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劉寶德率團赴肯尼亞考察,有關內容詳見后續報道。
[相關鏈接]:坦桑尼亞最有名的動物大遷徙
2月,獸群聚集在矮草平原上,正是牛羚的產犢季節。
5月、6月和7月,主體獸群從矮草平原向西部和北部走廊進發,正穿過格魯米提河和瑪拉河。
11月,獸群穿過北部走廊,涌入南部地區,迎接第一場雨的到來。
大多數來到塞倫蓋蒂的人都會被動物遷徙的壯觀景象完完全全地迷住。其實塞倫蓋蒂真正令人心醉神迷的是它整個的生態系統,包括了一年四季的遷徙性動物和非遷徙性動物。
塞倫蓋蒂有幾個地方,不管你什么時候去,總能欣賞到迷人的野生動物風光。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全年野生動物觀光的好場所,有許多不參加遷徙的常駐居民,例如獅子和獵豹。對熱愛塞倫蓋蒂的游客來說,即使是在旱季,南部平原上不毛的荒涼之地也充滿了魅力,因為他們正好可以在這兒研究一下駐留在此的野生動物的各種生存策略。